專題報道

騰啟專題報道

提供專題報道、分享凈化工程、廢氣處理、污水處理與凈化設備知識

廢氣主要處理技術之生物處理技術

來源:2 | 2022-09-13 15:10:46        瀏覽:

生物法即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惡臭物質分解轉化為無臭或少臭物質。vfd1
生物脫臭的過程可以概述為:vfd1
①第一階段,惡臭成分溶解於水中,並遵循亨利(Henrry)法則。vfd1
②第二階段,惡臭成分的水溶液被好氧微生物群吸收在生物體內,而使惡臭成分從水中去除,其速度接近一般化學反應的速度。vfd1
③第三階段,微生物體內攝取的惡臭成分,又轉化為微生物的能源,變成細胞物質而繁殖。vfd1
惡臭物質在生物處理過程中通過以下降解過程而分解:酸、苯酚、甲醛等被分解為CO2和H2O;硫系惡臭成分由一般細菌和硫氧化細菌的作用而被氧化為硫酸,成為微生物的供給源;胺類、氨等氮系惡臭成分中,一部分成為微生物體組成的蛋白質,還有一部分成為亞硝酸或硝酸。這種生物學反應過程,若有某種原因而被阻礙時,會使脫臭效率下降。vfd1
生物脫臭具有如下特征:vfd1
①生物脫臭可以通過過濾、曝氣、洗滌等人工環境,進行人為的控制與管理,可避免或減少二次污染。vfd1
②與藥劑、能源等物化脫臭法相比,不僅可節省資源和能源,且處理成本也較低廉。vfd1
③可達到較高的脫臭效率。vfd1
④其生物脫臭裝置較為簡單。vfd1
⑤生物脫臭的微生物通常是在低營養條件下進行的,剩餘污泥也較少。vfd1
生物處理技術就常用的工藝設備而言又可分為生物洗滌法和生物濾池法等,其特點分述如下:vfd1
①生物洗滌脫臭則是針對大氣量低要求脫臭開發的設備,優點是設備簡單,同曝氣槽脫臭相比,處理量大,可達到60m3/m2·min(而曝氣脫臭通常為1~3m3/m2·min),填料可以是聚丙烯小球、陶瓷、木炭、鹽化維尼龍等,一般要求填料比錶面積在100~300m2/m3之間。生物洗滌脫臭的缺點是運行費用相對較高,脫臭效率低於生物濾池。vfd1
②生物濾池則是目前研究應用最多的生物脫臭工藝。其處理流程是含惡臭物質的氣體經過去塵增濕或降溫等預處理工藝後,從濾床底部由下往上穿過濾床,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至水—微生物的混合相,通過固著於濾料上的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被分解掉。其脫臭效率受濾料中的含水率、pH值、溫度、布氣的均勻性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為防止在裝置里形成短流,氣體由裝置配置的導氣管進入濾料層。生物濾池已成功的用於處理大氣量(1000~150000m3/h)、低濃度(常低於1000ppm)的惡廢氣體。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填料因營養物質的耗竭和不斷被壓緊而需定期更換,脫臭過程不易控制。當濾池面積過大時,容易出現短流。優點是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簡單,處理效率高。目前,生物濾池最新的研究在於選擇更優的濾料、改善現有濾料的性能、改進生物濾池的構造。
近百項案例 見證騰啟品質

精湛核心技術,確保達標排放

3,免費獲得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預約面談,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繫

全國服務熱線:151-9066-9121 / 24小時接聽服務